历史总在关键时刻留下醒目的坐标。当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当人类文明面临新的抉择,中国共产党又一次站在时代潮头,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坚定的战略定力,指引中华民族的巍巍巨轮破浪前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正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这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从“一五”到“十五五”,一个个五年规划如串联的珍珠,勾勒出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阔图景,也向世界昭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书写着人类现代化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历史逻辑:五年规划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密码
“在世界百年变局中,中国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之于世界的独特价值。而五年规划,正是解读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的独特视角。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航,到2025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七十余载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韧性,将现代化梦想浇筑为现实。
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高度凝结。它既体现着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彰显着对人民福祉的执着追求。从“一五”时期奠定工业化基础,到“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从追赶时代的“三步走”战略,到引领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尽管途中遭遇过艰难险阻,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从未动摇,决心从未改变。
五年规划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方法论创新。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指出,中国的五年规划是“长期主义”的典范。这种以人民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接续奋斗为路径的规划体系,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窠臼,为全球发展理论注入了创新性贡献。它不仅是中国的“发展密码”,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二、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破解的“不可能”难题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为何人们“在中国,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信心”?答案就在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其前所未有的实践,成功破解了两个被西方认为“不可能”的难题:
其一,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几百年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两大奇迹”。 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大国、再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并在新时代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一成就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造,它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证明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其二,用8年时间实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当某些国家仍在为贫富分化痼疾困扰时,中国以举国之力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壮举,并致力于让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这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这两个“前所未有”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而是以人为本、以公平正义为底色、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新范式。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成功密码:党的领导与思想引领的磅礴力量
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中国为什么行?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思想的正确指引。
领航掌舵,战略战术相得益彰。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既从战略上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在战术上精准发力、有效应对。202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被外界誉为“宏观调控的一次里程碑式出手”。在“十四五”时期,面对风险挑战,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一仗一仗地打、一关一关地闯,展现出高超的治国理政能力。
思想引领,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四、未来展望:以高质量发展书写现代化新篇章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十五五”规划将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答案就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通过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难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品质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效能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高水平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变乱交织的世界中,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惟奋斗者永不止步。从“一五”到“十五五”,时空坐标在变,发展阶段在变,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未改变。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一个不断现代化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更将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拓者。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答案。
(张学跚: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内蒙古金融行业协会会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环球影响力智库研究员;洪略全球智库(HLC)特邀高级研究员;内蒙古宇航人沙产业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Copyright © 2007-2025 www.nmgxjr.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版权所有
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 中国网通集团提供宽带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蒙ICP备18004368号-1
营业执照 技术支持:微邦网络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322号